芬兰传奇人物曼纳海姆:芬兰的守护者

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出生在芬兰(当时还属于沙俄)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家中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曼纳海姆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作家和商人,后来由于经商破产,弃家跑到法国去搞艺术创作,母亲也在不久后去世了。幸亏舅舅接过了曼纳海姆的监护权,他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曼纳海姆

曼纳海姆

1887年,曼纳海姆考取了圣彼得堡尼古拉骑兵学校,这是一所专门为沙皇培养精锐骑兵部队的两年制学校。曼纳海姆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很快在学校里脱颖而出。毕业后他又如愿进入圣彼得堡的骑士近卫团,担负皇后费奥多罗夫娜的保卫工作。由少尉递晋为中校。

1897年,曼纳海姆被调到“王室马厩管理所”工作。他对训马很有一套,还担负了为骑兵部队选购种马和特种马的任务。在此期间他曾负责训练骑兵仪仗队。1904年,他被派往驻中国满洲里的第52龙骑兵团任中校。此后他又参加了日俄战争,并因为在奉天战役(今沈阳)中表现勇敢而提前晋升为上校。

1906年3月,俄军总参谋部交给曼纳海姆一项秘密任务,要他混进法国科学家保罗·佩里埃特率领的考察队,潜入中国进行间谍活动。在为期两年的考察活动中,曼纳海姆横跨了中国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八个省份,行程1.4万公里,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按俄军总参谋部的旨意做全面的军事和社会考察,他要探明从喀什经过兰州直达北京的最佳军事路线。弄清中国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状态,清政府的新政策受日本影响的程度等等。总之是在为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做准备。

此后曼纳海姆的仕途一帆风顺。回国后调华沙任骑兵团团长,1910年,他被升为少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德军激战在波兰战场上,历任骑兵师长、军长等职,因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中将。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仇视革命的曼纳海姆于当年9月辞职回到芬兰。


1918年1月,刚刚独立的芬兰议会任命曼纳海姆为该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白卫军总司令,负责镇压工人阶级发动的武装起义。当时德国和俄国是仇家,所以德国挺支持芬兰独立,德军小戈尔茨将军还援助他镇压了芬兰革命。很多芬兰人也觉得德国人不错,都打算跟德国混,但曼纳林觉得一战胜负未定,德国如果在一战中战败了,芬兰也没啥好处,可芬兰头头们坚持亲德,曼纳林很生气,加之在内战中他反对白卫军滥杀无辜,还反对大规模关押赤卫队。就辞去了总司令之职。不久德国果然在一战中战败,芬兰人觉得还是曼纳林说的对,同年12月就选他任芬兰摄政长官。曼纳林上台后清除了军队中的德国影响,恢复了与协约国的关系,还让芬兰独立得到法国的承认。但在1919年的芬兰首次总统选举中,曼纳海姆以微弱劣势落败,他退隐江湖,回归田园,没事打猎种花,倒也逍遥。

曼纳海姆

曼纳海姆

芬兰独立后,国内兴起了一股以反共产主义为主要诉求的拉普阿运动,参加这个运动的分子活跃在各大城市,破坏共产党集会,殴打共产党员,甚至绑架了总统。拉普阿运动还笼络了芬兰各界上层人物,试图发动政变,势力非常强大。当然,作为芬兰三军最高统帅的曼纳海姆,自然也是他们笼络的对象。他们为曼纳海姆开出的条件是:政变后,由你来担任芬兰的军事独裁者。尽管曼纳海姆对共产主义一直持有偏见,对拉普阿运动也持同情的态度。但是,曼纳海姆将军拒绝了这个交易。

这个决定足以使他留名青史,也使得芬兰历史上避开了一次可能的血雨腥风。不管他的举动是出自于对独裁的痛恨、对民主的信念,还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算计。在关键时刻,曼纳海姆克制住了自己的权力欲,避免芬兰民主过程的倒退。这种境界,实在值得克伦威尔和袁世凯等人好好学习。

曼纳海姆去世后,历史学家对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每当芬兰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头,他都能临危受命,引导国家走上和平独立之路。

在绝大多数芬兰人眼中,曼纳海姆是芬兰的民族英雄,许多城市都有他的雕像,赫尔辛基的主街也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他的故居被建成博物馆。他可以说是是芬兰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甚至他的一生的就像是这个国家的缩影。2005年,《赫尔辛基新闻》将曼纳海姆列为芬兰最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