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作者:来新夏·徐建华


第十节 特殊家谱——玉牒

  在所有的家谱之中,还有一种最为高贵也最为特殊的家谱,那就是皇帝的家谱,被称为玉牒。

  早在奴隶制时代,王室就有了系统记载家族世系的家谱,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历朝均有,后人曾根据这些王室家谱编成一部王室、诸侯世系总谱——《世本》。司马迁也据此在他不朽著作《史记》中创作了本纪12篇和有关世家、世表与年表。皇帝的家谱无论在奴隶制时代,还是在封建时代都是最受重视,也都由专门机构负责编修与管理。秦朝建立,首次设置宗正一职,专事负责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族谱牒,汉代建立后,虽有变动,但大致还是沿袭了秦朝制度,只是两汉宗正官员均由皇族中人担任,显得更加郑重。三国、西晋沿袭汉制,东晋省宗正并入太常,南朝宋、齐两代沿用东晋制度,梁代恢复宗正卿一职,以宗室为之,陈代因之,但可以由庶姓担任,隋朝亦设有宗正卿一职。唐朝设置宗正寺,五代、宋朝一如唐朝,辽改宗正寺为大惕隐司,金为大宗正府,后因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元代恢复为大宗正府,明初设大宗正院,后改为宗人府,清代沿袭明制,设宗人府,职掌一如前代。历代皇室家谱,均属国家高度机密,极少流传民间,因此,各代编纂玉牒的确数,如今已无法统计,散见于后代文献记载的大致有:汉《帝王诸侯世谱》20卷,《宋谱》四卷,《齐梁帝谱》四卷,《齐梁宗簿》三卷,《梁帝谱》13卷,《后魏谱》三卷,《后魏皇帝宗族谱》四卷,《齐高世谱》六卷,《后齐宗谱》一卷,后周有《皇帝谱》和《周宇文氏谱》一卷。唐朝的皇族谱牒大致可以分为专记“帝籍”的玉牒,专记皇后的皇后谱牒,专记帝系的天潢源派谱,记载皇子皇女的谱牒和记载整个皇族的宗室谱等五种。五代后梁有《天潢源派》二种。宋代的皇族谱牒亦分为玉牒、属籍、宗藩庆系录、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五种。金代有《金重修玉牒》,明代有《天潢玉牒》、《玉牒》、《明宗支》、《明主婿》、《大明宗谱》、《大明谱系》等,清代有《玉牒》和《星源集庆》。非常可惜的是,唐朝以前的所有玉牒均已亡佚,宋代皇帝家谱《天潢玉牒》、《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只有残册存世。明代玉牒仅有《四库全书》“存目”中著录的《天潢玉牒》一卷,为明太祖历代世系,以编年为序,止于永乐年,专记皇室世系,包括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生卒等内容。

  在历朝皇室家谱中,清代皇室的玉牒是唯一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最为系统的。据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达2600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有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份。

  清代玉牒是入关以后方才开始编修的。世祖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规定,作为皇家家谱的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六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式开始纂修。纂修的组织工作由专门负责皇族事务的宗人府承担,每次纂修均先由宗人府提请“钦命”,允准后由专门开设的玉牒馆具体实施。玉牒馆是与方略馆相类似的非常设性临时机构,通常修谱开馆,谱成即撤,由于清代规定玉牒十年一修,玉牒馆也就十年一开。玉牒馆的正、副总裁由皇帝从宗人府宗令、宗正和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中挑选,另委任大学士一人任领催,负责玉牒馆与皇帝间的联系。以宗人府丞担任管校官、提调官,纂修官则由宗人府中理事官和满汉主事、内阁侍读、翰林学士及礼部司官担任,有时人数多达五六十人。玉牒修成之后,进呈皇帝,皇帝阅后认可,抄出副本,分送各处,同时,议叙、封赏与事人员,玉牒方告修成,玉牒馆撤销。十年续修时再援前例,修完即撤,每次纂修均兴师动众,耗资巨大。

  与民间家谱纂修不同,民间家谱的续修是在原本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资料,重新增删,修成一部新谱。新谱、旧谱,详略不一,同时并存。而玉牒的续修,旧本不动,另作新谱,每次续修,均将前谱再抄一份,然后用红笔在末尾添上新生者,用墨笔将上次修谱后死亡者改为黑色。新谱完全包括了旧谱的内容,可以取代旧谱。

  清代玉牒,在内容上,有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之别。顺治年间规定,清代皇族从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算起,其直系子孙后代为大宗,称为“宗室”;显祖的兄弟及叔伯兄弟的子孙后代即兴祖、景祖的后代为小宗,称为“觉罗”。宗室、觉罗平时就有区别,宗室腰束黄带子,俗称黄带子宗室,觉罗腰系红带子,俗称红带子觉罗。反映在玉牒上,宗室玉牒为黄色封面,觉罗玉牒为红色封面,以示区别。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男女均不同册,分别载于不同名称的玉牒之中。

  从编排方式上,清代玉牒有横格玉牒和直格玉牒两类,横格表示支系,直格表示辈份,二者在内容上详略不一,编排上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玉牒体系。

  横格玉牒不录女子,分为宗室子孙横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横格玉牒)和觉罗子孙横格玉牒两种。其基本形式为每页13行横格,每格代表一个辈份,辈份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代依辈份递降,内容极为简单,只有入谱人姓名、宗支、房次、职衔、封爵、有无子嗣、生卒年月日时。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及其直系子女,单独编成帝系玉牒,按照辈份,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此外,在宗室横格玉牒中,还有一种单用汉字写成的被称作“星源集庆”,专门记载乾隆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男女各分一份。“星源集庆”初修于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皇帝亲自题签,自此之后,成为一种定制。

  直格玉牒也称竖格玉牒,每页16行竖格,原则上每辈修一册,男女分开,也有几代合订成为一册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分为四种: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竖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宗室竖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格式大同小异,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人。男子玉牒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子女、所授奖惩等,皇子还有封谥等情况。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除上述各项之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由于皇帝后妃很多,不可能全部列入,因而,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方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以后,改为皇后无论有无子女,均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收录。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玉牒中凡是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均用小黄绫盖住,以示敬重。多数情况是只写皇帝的年号或庙号,一般不直书皇帝名字。女子玉牒的内容比男子玉牒简单,只写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不书名字,只写某某第几女,有封号的则将封号署于下面。

  清代前期重要文书都是用满文书写,玉牒也不例外。有关皇帝的家系和生辰八字,属于最高机密,不能让汉人知道,参与纂修者只能是满人,故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只有满文一种。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方才准许汉官参与。因此,雍正以后纂修的玉牒,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格式、内容完全一样。此外,嘉庆以后纂修的横格玉牒“星源集庆”,却是只用汉文,没有满文。

  清代玉牒资料来源于日常积累和撰写时的收集。平时,宗室和觉罗成员定期要向宗人府报告其家庭状况,包括本人名字、父祖世系、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谥号、承袭次序、时间、秩俸、差遣等。清代初年规定,宗室、觉罗新生子女,由各旗首领等查询清楚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宗人府,一年一次,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以备纂修玉牒时使用。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一年一次已不能适应,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改为三个月报告一次,一年四次。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正,又规定: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抱养而来以无作有者,一经查出,除本人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也要一并处罚。嘉庆中叶迁回盛京(今辽宁沈阳)的皇族,每十年须向北京宗人府造报一次宗室、觉罗辈分支派清册。居住盛京的皇族载入玉牒时,均在人名旁注上“盛京居住”字样。

  清代玉牒,规定十年续修一次,可在康熙、雍正两朝,不是过十年再修,而是到第十年就要续修完毕,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成过十年续修一次,可是,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重修完毕后,理应17年再修,但事隔五年,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又提前重修。清朝灭亡后,溥仪小朝廷又于1921年修了最后一次。因而,自顺治十八年第一次纂修玉牒始,清代的玉牒,一共修了28次。

  玉牒修成之后,早期是抄写三份,一份“进呈御览”,皇帝览毕,藏之宫内皇史宬〔cheng成〕,另二份则分送宗人府和礼部恭贮。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改为抄写两份,一份仍存皇史宬,另一份原送礼部的改为送回盛京(今辽宁沈阳)故宫内敬典阁恭贮,每份均是满汉两种文字,宗人府仅存稿本。整个送贮过程,是非常隆重的,在钦天监选定的吉日,玉牒馆官员在总裁带领下,穿上朝服,对着玉牒行三跪九叩首礼,然后由宗人府和礼部组成的仪仗队吹吹打打送至皇宫,由皇帝审阅,文武百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审阅完毕后,由太监捧出,再由王公大臣护送至皇史宬;送至盛京的玉牒,除出京时仍有上述这一套礼仪外,玉牒经过之处,各地方官员均要搭新棚迎送,出山海关后,由盛京将军派员专程迎接,玉牒到达盛京,官员均须穿朝服,出城跪迎,然后送至盛京故宫崇政殿陈设,再移到敬典阁恭贮。

  皇室家谱规格也与民间家谱不同,十分宽大,纸张厚实,长度通常为90厘米,宽为45厘米,一本玉牒的厚度,大约有50—80厘米,最厚者竟达140厘米,400公斤,要四个大汉方能抬起,外面再用黄绫严密包好,放入木柜收贮,由于太大、太笨,难以利用,现在只能作为文物保存。玉牒的稿本俗称小玉牒,规格为54厘米×31厘米,厚度一般为10厘米,便于利用。同时,小玉牒因系稿本,册内夹签、涂改、加注之处很多,研究价值不低于正式玉牒。原来保存于皇史宬的一部玉牒和宗人府的稿本玉牒现在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存放在沈阳敬典阁的一部,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稿本玉牒已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基本整理完毕,编有详细目录,可供社会各界利用。
(看历史网 www.80065.cn)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