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战役介绍 万家岭战役过程全揭秘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近万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万家岭战役资料

万家岭战役资料

万家岭战役地形概况

万家岭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磨溪乡内西南。统指曙光村、南田村、五星村、新田村、磨溪村境内的一群高低起伏不等的山脉,其中大小金山、扁担山、尖山、张古山、刘鞔鼓、野鸡垄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江西省人民政府2000年将“万家岭”战场列为“万家岭战役遗址”,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19日,德安县成立了“万家岭大捷”研究会。研究会的成立,对研究、立传、开发万家岭,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纪念“万家岭大捷”七十周年,磨溪乡人民政府特命名磨溪大街为“万家岭路”。

战役背景

1937年,日军意欲攻占武汉支配中原。据《江西党史资料》记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在占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之后,即开始部署进攻武汉。武汉是华中腹地,是我国东西南北水陆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而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南京迁址武汉后,武汉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当时,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武汉,控制中原,就可以支配中国。

战役经过

万家岭战役电影剧照

万家岭战役电影剧照

据档案资料记载,8月1日,冈村宁次下令106师团自九江南下,攻击金官桥一线之中国守军。而为阻止日军南下,薛岳兵团利用德安以北的山地,构筑了剪刀阵地,此阵地之左右两翼,依托山岳,向北突出,中间凹入,形如一把剪刀,亦同一个反八字,也叫反八字形的剪刀阵地,这些阵地的东西南三面构有重机枪掩体,能封锁南浔铁路和昌九公路,炮兵阵地的火力更能射击到全阵地的前沿。每当日军进入剪刀阵地时,都被薛岳兵团从东西南面阻击,反八字形的剪刀阵地成为埋葬日军的坟墓。

《万家岭大捷》中记载,南浔线激战数月,冈村宁次率领的数万日军损兵折将,处处碰壁,锐气全挫。无可奈何之际,冈村宁次只得铤而走险,9月下旬,趁薛岳围歼瑞武路上的本间27师团、反八字形剪刀阵出现缝隙之际,派淞浦第106师团在薛岳的反八字形剪刀阵孤军穿插,企图迂回包围中国军队。

孤军穿插,历来是战史上的凶招、奇招。面对这一突然出现的险情,薛岳当机立断,将计就计,主动放弃瑞武路上的本间27师团,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一带布下了一个口袋阵。10月7日,薛岳认为歼灭日军的时机已到,下达了对敌106师团展开总攻击的作战命令,总攻击开始打响,由159师从北、51师和58师从南、90师从东、91师从西,紧缩包围圈,使日军处于只有仓皇应战,再也无力反攻的境地。激战至10日晨,万家岭战役取得胜利。

战役结果

1938年10月10日,是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这一天早晨八点,万家岭包围战胜利结束。据《江西党史资料》记载,在万家岭战场上,9月28日至10月10日的12天时间里,日军106师团、101师团等四个联队和所参战的配属部队,除逃脱二三百人外,全部被歼灭,日军死伤一万余人。淞浦师团在万家岭被歼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朝野莫不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