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遗址在哪里(3)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关系吗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由齐桓公创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对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稷下学宫会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呢?

稷下学宫创建者齐威王

稷下学宫创建者齐威王

稷下学宫是齐桓公设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的一处学宫,齐威王即位后,进一步扩建稷下学宫以革新政治、广开言路,所以稷下学宫虽然是官方创办的,但是在学宫中,并不由官方主持,而是私家主持,这也就确保了稷下学宫中的一切几乎不受官府的限制,较为自由。

黄老之学是稷下学宫奉行的官学,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稷下学宫中之中之推行黄老之学。齐宣王即位之后,推行更加开明的政策,不论是四方游士还是各国学者,都纷纷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有官学黄老道家,还有儒、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齐聚一堂。各个学派的学者们,一同围绕着天人之际或是古今之变、礼法等等的话题,在稷下学宫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互相吸取各方观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齐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聚集了各派学者,达到鼎盛。人们将齐宣王时期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聚集发表各自论点的盛况称为“百家争鸣”,并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这就是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齐国的灭亡,稷下学宫也在这世界上消失。它只存在了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仍然是重大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自身就有着很多功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可以为国君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相互讨论,著书立说,研究学术;稷下学宫又拥有非常好的教育条件,规模宏大的校舍,定期的教学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战国时期,秦国刚刚新起,楚国保守落后,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使得齐国几乎一直引导着文化的潮流。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这个制度便是沿用了当年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再说在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自荐为刘邦制定朝仪的秦朝著名的博士叔孙通,他就号称为稷下生。稷下生是稷下学宫存在的时候,人们对稷下学宫的学者的称呼。也就是说,叔孙通曾是稷下学宫的学者。

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都发源于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产生更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展开的。在思想界,学术界,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无疑是重大而又深远的。稷下学宫时期那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产生的数量之庞大,是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