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镇南关大捷的评价

镇南关大捷的评价

公元1885年,中法交战正酣。六十七岁的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率领三万余名清军将士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镇南关大破法军,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收复镇南关战役的重大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此一战为中国近代难得的一场对外胜仗,因而大涨民族志气,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镇南关大捷的评价亦颇高,称其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辉煌的战役之一”。

镇南关大捷图

镇南关大捷图

有关镇南关大捷的评价,近代许多文献资料上都有记载,荣获最高赞誉的,莫过于老骥伏枥志不移的冯子材将军。

自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以来,法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屡次增兵犯我国境,随着谅山、镇南关的相继失守,清军已然退无可退。清军主将潘鼎新因作战不利被清政府革职,于是,年近古稀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兵前往镇南关抗击法军。

战役前,冯子材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依托地形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更身先士卒激励士气,显示出一名主将的高超用兵艺术,这也是镇南关大捷的评价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待法军攻至清军把守的长墙阵地后,冯子材立刻展开积极反攻,持刀杀出战壕,采用灵活有效的战术伏击敌军于阵前。老将军率子出战的壮举立刻激励了广大官兵,将士们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法军,奋勇杀敌,一时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此一战,毙伤法军精锐千余人,缴获了大量物资,取得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侵略军事家,他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先后在广东罗定、信宜等地剿灭过反清军事力量,并以68岁的高龄,东山再起,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中法镇南关大战。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的蜡像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的蜡像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在到两广担任总督,参加中法战争之前,其实已经高老还乡了。他在广西担任提督之职十八年,于1883年提出称病罢官。但是还没等他在家里坐热了屁股,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入侵越南,将越南沦为法殖民地,并使越南和中国脱离了宗藩关系。清廷得到消息后,朝野哗然。在慈溪太后的命令下,清廷派兵进入广西一代,和法军交战。战争初期,清军节节败退,进展不利。清廷撤换了在广西被法军击败的巡抚潘鼎新,派遣冯子材走马上任,巡抚广西。冯子材到任后,修筑工事,团结军民。此时中国和日本又爆发了中日战争,冯子材奉朝廷之命,率兵驰援,立下了赫赫战功。

1895年镇南关-谅山之战爆发,冯子材识破了法军迂回打击的战术,坚守阵地,并指挥周围的军队对法军进行三面包围,最终反守为攻,打出了镇南关大捷的辉煌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冯子材击毙法军千余人,使得法国内阁总理下台。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在中法战争结束后,被调往海南镇压黎族人民的起义运动,并在当地安抚流民,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镇南关大捷伤亡

发生在公元1885年的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在广西镇南关战斗中重创法国侵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近代中国是一场难得的胜仗。有关镇南关大捷伤亡人数,相传为清军伤亡一千六百五十人,法军伤亡一千余人,然而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双方伤亡人数至今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数,并无精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