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奇货可居窃国相国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怎么死的 吕不韦的故事

吕不韦简介:吕不韦怎么死的,吕不韦的故事(图)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1-4]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悼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剧照

  历史上的吕不韦结局很悲惨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二十一岁了,他己经成年,只要举行过加冠礼,他就可以亲政了。

  而在亲政之前,朝廷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赢政只是一个傀儡君主。每逢上朝处理政事,只能听本相安排。

  在秦王政年幼时,吕不韦每逢处理完朝政,就会去后宫与太后斯守。太后原本是邯郸姬,是吕不韦的老情人,她风流成性,盗意淫乐,肆无忌惮。可是作为丞相的吕不韦为了避嫌,而且因为一心应付政务,因而开始冷淡太后。为了摆脱淫妇的纠缠,吕不韦只得把太后的另一位旧情人寥霭找来顶替自己,把寥霭以假宦官的身份安排在甘泉宫,日夜陪太后纵情欢乐。

  不久,得了长信侯封号的寥霭,爵位、食邑的待遇及地位完全可以与吕不韦相抗衡了。寥霭陪伴在太后身边,势力一天天膨胀,在秦国大有超过吕不韦之势。出身于市井无赖的寥霭,虽不乏政治上的野心,但除了取悦太后的房中之术外,本无任何才能。他靠太后庇护暴发,建立私党,但其劣根性是无法改掉的。与太后纵欲之后,就在宫外为非作歹,惹得满朝上下愤满不堪。随着羽翼丰满,他也想谋权夺位,而且与太后生有一个儿子,密养在深宫中。但他也预感到自身的危机,一方面与吕氏集团对立已趋于白热化,更重要的是,秦王政己二十一岁,可以亲政了。若不能在秦王亲政前控制局势,不仅要败在吕不韦手下,而且有被秦王铲除的危险。

  寥霭、太后、吕不韦、秦王政此刻都在紧张筹划个人的事,顾不得前线的胜负,一场生死存亡、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公开进行。

  公元前238年,当秦王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典礼时,寥霭知道自己与太后的秽行及叛乱的图谋己被发现,于是趁咸阳空虚发动叛乱,利用太后的玉玺调兵。可是秦王政早有准备,寥霭的叛军还没出咸阳,就遇到由雍城开来的秦军。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寥霭被车裂于东门之外,并被灭了九族。太后则被减了俸禄,收回玺印,软禁在最远的雍宫域阳宫中。

  公元前237年,在寥霭叛乱势力被镇压下去,吕不韦集团的势力尚未被触动之际,秦国又发现了奸细。秦国一直未察觉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是来执行 疲秦计划的。郑国人秦修水渠,乃是韩国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阴谋。于是秦王发出逐客令,下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李斯力阻秦王逐客,上奏了一篇《谏逐客书》,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后被秦王政接受而撤销 逐客令。

  公元前237年农历十月,秦王政下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等到后来,齐人茅焦劝说秦王到雍宫将太后迎接回咸阳,而将吕不韦遣发到河南的封地去了。


吕不韦在河南封地时,并未韬光养晦,而是广交宾客,各国诸侯使者络绎不绝,去拜访他。秦王政害怕他叛乱,便把他发配到蜀地,并写信斥责他。受到威胁的吕不韦害怕被杀,于是饮鸠自杀了。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

  《史记》中记载,吕不韦当时把赵姬赠送给子楚的时候其实是有预谋的,因为但是的赵姬是已经怀有身孕的,而之后赵姬对子楚隐瞒了自己身孕的事实。所以跟随子楚后不久就生下了儿子嬴政。

  也就是说,根据《史记》中记载来看,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没有错,只是当时的人并不知道,一位赵姬是跟了襄王之后才怀孕的,所以理所当然的以为秦始皇是襄王的儿子,但这是错的。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关系除了君臣关系之外就只有“仲父”一个称号了。至于关于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一说纯属谣言,以下文章会为您娓娓道来。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吗

  不是,吕不韦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虽然《吕不韦列传》里记载的是“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但古人只可能在自己怀孕了一个月后才能知道自己怀孕了,赵姬是知道自己怀孕了的,也就是说她当时被吕不韦献给异人的时候至少是怀孕一个月了。但史记记载赵姬是“至大期”生的子,也就是说她是在怀胎十月的情况下生下的嬴政,史记并没有说嬴政是个早产儿,而之前赵姬已经是怀孕一个月了加上后来的十个月就是十一个月,在超过预产期一个月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婴儿基本上就是弱智或者是脑瘫,但秦始皇雄才大略明显不是脑瘫和弱智,

  所以说赵姬在嫁给异人的时候是没有怀孕的,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爹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流传比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因为秦始皇灭了六国,六国的人都很恨他,于是就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父亲来诋毁秦始皇,这个说法被司马迁采纳了,记载在了《吕不韦列传》里。

  而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句话就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方非常重要,司马迁在这里却没有采用民间的说法,而是在开头的第一句就说嬴政是庒襄王之字,可见司马迁也是不认同吕不韦是秦王嬴政的爹的这个说法的,其他的典籍的记载也能佐证秦始皇为庒襄王之字。

  可怜的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在驾崩后一直背着“吕不韦私生子”这一恶名,含冤九泉。其实秦始皇千真万确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而“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一说法只不过是历史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所制造、散发的言论:

  时移世易,到了今天我们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应该以科学的眼光、具逻辑性的头脑去审视、判断这一以讹传讹的流言。不要人云亦云而被两千多年的政客所玩弄了。

吕不韦剧照

  关于吕不韦死的争论

  吕不韦晚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鉴于他和嬴政的特殊关系,在平定嫪毐叛乱后,吕不韦仅被免去了丞相的职务。但是,嬴政自幼年起所经历的畸形的家庭生活,给他身心留下了太多的伤痛。他亲眼目睹了母亲放荡、不检点的生活,甚至自己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吕不韦还明目张胆地入后宫和母亲厮混,尤其那个嫪毐,简直是一头牲口。嫪毐已被镇压,嬴政不担心了,可吕不韦还在咸阳,他如果哪天再入后宫,和太后旧情重燃,岂不又惹麻烦?

  嬴政毕竟是政治家,他从秦国稳定、秦国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再次做出决定,让吕不韦离开咸阳,到封地洛阳,“就国河南”。应该说,嬴政做出这样的决定,依旧给足了吕不韦的面子。到洛阳,你食十万户租税,你还是文信侯,依旧享受荣华富贵,而且远离了政治中心,还落得个安全、清净。从这点看,嬴政用心良苦,为吕不韦安排了安度晚年的去处,也算是解决他们特殊关系的最佳方案吧。

  吕不韦怎么办?他要是真聪明,应该心悦诚服地到洛阳去,低调做人,闭门谢客,“韬光养晦”,总结自己从政以来的得与失,安度晚年。

  但是,吕不韦没有这样做,他自以为在洛阳可以积攒力量,发展势力,也许还会有些“作为”,甚至东山再起!

  来洛阳后,吕不韦果然又活跃起来了,他广泛交结,家中整日酒席不断,高朋满座,前来拜访、探望的各国使者宾客络绎不绝。《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

  吕不韦在洛阳的活动,很快传到政治嗅觉很敏感的嬴政那里。嬴政刚亲政,需要稳定,没想到吕不韦不接受教训,耐不住寂寞,这真不能容忍!嬴政终于感到必须对吕不韦采取最后的一招了。

  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派人给吕不韦送了一封信,吕不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蜀!”这封信是嬴政对吕不韦政治地位和亲情关系的彻底否定:

  第一,你吕不韦对于秦国无功,不应该享受租税食邑;

  第二,你吕不韦与我无亲,不该称仲父。一个既无功又与我不沾亲的人,跟我有何关系,赶快远远的离开这里!

  按说,君主处死一个失势下野的大臣,用不着说这么多的话,可是嬴政却非要对吕不韦给个说法。可是这个说法却泄漏了“天机”,所谓“无功”、“无亲”纯属正话反说,恰恰是“有功”、“有亲”。面对这样一封绝情信,吕不韦无言可辩,他后悔自己的失误,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但一切都晚了。不久他喝下毒酒自杀。

  关于吕不韦之死,还有一种说法,他是在迁蜀路上服毒自杀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学术界不少人认为,吕不韦得知迁蜀而自杀,未曾至蜀。

  从吕不韦弃商从政,建立显赫功绩,到一再失误,落得悲惨结局,可以看出,他始终以商人投机的心态和“赢利”的价值观处理事务。他的谋略和活动能量都是超一流的,任丞相一职也名副其实,但他在处理个人问题上就不那么聪明了,他私心太重,有利就钻,见便宜就占,终于使嬴政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政治关系取代了情感关系,吕不韦晚节不保,身败名裂,为后人留下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