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是谁 溥仪和文绣的关系

  有记载的溥仪的老师中有名有姓的一共有四个人,分别是陈宝琛、袁励准,陆润痒和洋人老师庄士敦。

  

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


  陈宝琛是同治七年的进士,后授任为擢翰林侍读。陈宝琛是一个直言上谏,丝毫不避权贵的人。所以陈宝琛也因此获罪被罢官过,后来张之洞推荐他回到京城。宣统三年的时候,陈宝琛被任命为是溥仪的老师。

  袁励准为光绪时期的进士,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监督,相当于就是北京大学的校长,后来被任命为是溥仪的老师。袁励准的书法写得非常好,颇有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风范,现在挂在中南海的“新华门”的匾额,就是袁励准所写的。

  另外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润痒了,陈润痒就是著名的“状元办厂”的那位状元。溥仪退位之后,陈润痒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但是他却依旧对溥仪忠心不二,细心照料,细心地做着溥仪的老师。

  第四位就是来自苏格兰的庄士敦了,庄士敦以学者和官员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四年,在1919年的时候来到京城,做起了皇帝的老师,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有“帝师”称号的外国人。庄士敦有非常深厚的汉学功底,也是一个非常有涵养的学者,对中国的古典诗词和饮茶文化都有非常深的了解。在1934年的时候,庄士敦出版了《紫禁城的黄昏》,令其名声大噪。庄士敦于1938年的时候去世,终身未娶。

  溥仪弟弟溥任去世的时间

  2015年4月10日,末代皇帝溥仪弟弟溥任去世,享年97岁,溥仪弟弟浦任是1918年出生在北京摄政王府,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担任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员。

  

溥仪弟弟溥任


  1918年溥仪弟弟浦任出生在醇亲王府时,他的大哥溥仪已经被赶下龙椅有七年了,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结束了封建统治,开始进入中华民国,溥仪也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

  可以说溥仪弟弟浦任年幼时期为数不多的出门机会,就是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前往紫禁城看自己那已经退位的哥哥。浦任有时候自己也会在故宫旁边的皇家公园散步,感叹这时局的变迁,和自己身为皇族的惨淡境遇。

  在浦任居住的胡同里,邻里街坊们都知道这一位皇上的弟弟,每次见到浦任,都会半尊敬半调侃的叫他一声金四爷。因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在辛亥革民后都改了姓氏,金就是其中一个。

  成为能自己养活自己是浦任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同样严格,溥仪的弟弟浦任曾在一封家书中说,自己不靠爱新觉罗,不靠祖宗,要用双手开拓未来。

  1947年的时候,在父亲的支持下,浦任办起了小学,之后将小学连同房产全部上交国家。他本人一直在小学教书,知道70岁退休。

  浦任淡泊名利,他多次将自己家中的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晚年的溥仪还获得了友之奖学金,他用来帮助贫穷的孩子,溥仪弟弟溥任去世的消息让大家很是伤心,作为皇室后人,浦任的种种变现获得尊敬。

  溥仪我的前半生的内容

  《我的前半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著的一本对自己前半生的人生进行总结的一般自传式的图书,是对清朝历史记载的一首资料,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这本书记载了溥仪跌宕起伏的前半身,记载了一从皇帝到普通人的故事。

  

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我的前半生》是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的时候所著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很强的自省意味,一直以来都是一本非常畅销的图书。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日本战败后,伪满洲国也就随着倾覆了,溥仪这个时候就想跟着日本人逃到日本,但是却被苏联红军给抓住了。后来溥仪和其他伪满洲国的战犯一同被移交给了中国政府。后来毛主席发表讲话,认为对溥仪等人要逐步改造而不是简单处决,于是溥仪就被关押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就是在这里反省了自己的前半生,在这里认真改造,有空的时候还写写书,他甚至还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