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意义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简介无非是两个方面——思想和作品。周敦颐是儒家思想先行者,著名的理学家,生于1017年天禧元年,北宋道州人士。周敦颐从小勤奋好学,遇到问题一定要弄懂,并研究其本质,这对于以后周敦颐成为理学家成为了很大的助力,他8岁时就才华过人,聪明伶俐,仁义有孝心,深得龙图阁学士郑向喜爱。

周敦颐雕像

周敦颐雕像

庆历六年,大理寺臣程响也夸他绝非寻常人,并于周敦颐结交为友。

周敦颐一生研究理学,并作品繁多。儿时的周敦颐很喜欢白莲,就此有了以后的《爱莲说》,词中表露了周敦颐不喜名利,像白莲一般洁身自爱的节操。周敦颐的理学作品《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被后人编成了《周子全书》。《周元公集》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之一,主要以平静为主,事实上周敦颐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平静为主,这也符合了理学的本质文笔。《太极图说》是为《太极图》写的说明,讲的是:太极是宇宙的根源,阴阳之气,五行构成人和万物,该作品对于后人的影响很大。《通书》源自于易经。古代人看风水,算卦的人也不少,周敦颐把儒家的思想和易经的心得合在了一起,编成了本书。

周敦颐出过很多论断,把儒学推进了另一个境界。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为后世人所不断推敲。总体来说,周敦颐为理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其实是把道学,儒学,佛学等思想汇聚在了一体。

从周敦颐的简介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个思想上超时代的人。

周敦颐谥号是什么

周敦颐,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他的表字是茂叔,另一个名字是周元皓。他是儒家理学的开创者,自号濂溪先生。周敦颐出生于1017年,与1073年与世长辞。而周敦颐的谥号是“元公”。他的著作《周元公集》的名字就是由他的谥号起的。

周敦颐像

周敦颐像

周敦颐谥号其实是有来历的。其中“元”字是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赐给周敦颐的,是对他文学上成就的一种肯定。世人尊敬周敦颐,所以称他为“周元公”。“元”有头、首、始、大等意思,元字用在周敦颐的身上颇为贴切,周敦颐是儒家理学的开门祖师,是后来“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作为第一个提出理学这个概念和详叙理学这个系统理念的第一人,周敦颐着实“元”字“始”、“大”和“头”以及“首”的意思,他是头一个提出理学的人,是理学的始祖和元首,他更是儒家理学的大师。在南宋,儒家理学的发展,确定了周敦颐在儒家理学始祖的地位,“元”字用在他身上实在是贴切。周敦颐的谥号形象生动的概括和总结了周敦颐的一生。

周敦颐谥号是对周敦颐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一生的概括性评价,更是对他的文学著作的肯定。“元”的谥号亦是一种赞美和感激,赞美他认真做学问的态度,感激他的努力。能的皇帝的肯定,自然是一种殊荣,可是周敦颐没有因为这个恃宠而骄,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

周敦颐是哪个朝代的人

周敦颐,他的表字为茂叔,因而有人称他为周茂叔,他原来的名字叫周敦实,后来又有名字周元皓。他在五十七岁时就与世长辞了,死后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赐他谥号“元”,后人尊称周元公。他一生在哲学方面颇有建树,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哲学家。

周敦颐图片

周敦颐图片

关于周敦颐是哪个朝代的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巅峰其中之一的宋朝人。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他出生于1017年,于1073年逝世,享年五十七岁,他曾是北宋宋真宗和宋神宗的臣子。北宋重文轻武,是中国古代文学高度发展的时期,是文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出了一大批苏轼、王安石、曾巩等文学大家。与其他朝代相比,北宋的文学发展最为快速,文人受到的文字要求比较少,言论较为自由。因为政治对待文学的态度,也使得文人的思想不再狭隘,也因此可以使得哲学得到发展,使得周敦颐形而上学的思想得以生存壮大。可以说,周敦颐的思想在北宋生存壮大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有两个巅峰,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唐宋时期,而宋朝文学的发展几乎达到了极致。周敦颐就是生活在文学繁荣的宋朝。周敦颐的思想和他开创的儒家文学,是文学繁荣的北宋时期的一颗闪亮的星星。可以说,周敦颐和宋朝相辅相成,才成就了这么一个文人。


周敦颐小时候的故事

公元1021年,周敦颐时年4岁,重阳节时,父亲周辅成和几位好友饮酒聊天,看着远处怡人的风景,心情十分畅快。村前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周辅成和他朋友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想出别致的名字,大家抓耳挠腮没有头绪。

周敦颐雕塑

周敦颐雕塑

此时,正在一旁玩耍的周敦颐沉思了一会,脱口而出说,东边的土墩叫木星,南边的土墩叫火星,西边的土墩叫水星,北边的土墩叫金星,中间的土墩叫木星。如果一起叫的话就起名为“五星堆”,周辅成夫人朋友们认为周敦颐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用了“五星堆”这个名称。后来,“五星堆”也成为当地著名的一个景观。

周敦颐年少的时候,常常到月岩内读书悟道。月岩距离周敦颐家大约有七公里左右,月岩洞东西两个方向各有一座门。进入洞穴后,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同,那么视觉也不相同,看到的景物更不相同。如果从东门进入月岩洞,从洞口看月亮只能看见下弦月,再往前走,月亮由缺变圆。行走到月岩洞中间时,月亮便成为望月,随后又开始了由圆变缺的变化进程。周敦颐14岁时,经常在月岩洞中读书,通过观察月岩内月亮的变化形状,他领悟到了“太极阴阳”的思想。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周敦颐开创了理学,而他年少时在月岩洞中对太极的领悟,为他后来理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理学家周敦颐墓在哪里

周敦颐墓又称为濂溪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脚下。周敦颐曾经在庐山北面的濂溪学院任教,期间,他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公元1073年,周敦颐去世后,遵从他的遗言,后人将周敦颐的母亲和妻子一同葬于庐山山脚下。

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

明清年间,周敦颐墓不断进行修葺和完善,已经成为著名的“江州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敦颐墓未能幸免,遭受到红卫兵的严重破坏。后来,当地政府重新完善了周敦颐墓,现已成为当地的景观之一。

周敦颐的墓志是根据风水学位置而修建的。从外观来看,周敦颐墓背靠栗树岭,两旁都有高大的山峰,墓前方有一条涓涓细流。一眼望去,周敦颐墓呈现合回内向的样式,风景宜人,环境清幽。周敦颐墓是一个墓葬群,中间巨大的主体墓是周敦颐母亲郑氏的墓,左右两边是周敦颐和他妻子的墓。

除此之外,墓的最外边还有两座图碑,左边是太极图碑,右边是像图碑。周敦颐去世后,他的好朋友潘兴嗣为了纪念友人,专门为周敦颐编撰了墓志铭。墓的后面还有一块弧形状的照壁,里面镶嵌了3块石碑。每块石碑大约高为2米,材质为青石,上面刻的是周敦颐的生平著作,分别是《黄历》、《爱莲说》、《太极图说》。明朝年间,在周敦颐墓旁还修建了濂溪祠,里面有爱莲池、状元桥、爱莲堂等建筑。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意义

周敦颐是我国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著作,其中所熟知的《爱莲说》几乎是人人传颂。而除了这个,另一篇也是他比较巅峰的作品,就是《太极图说》。

周敦颐《太极图说》图片

周敦颐《太极图说》图片

周敦颐《太极图说》是以道家和佛家思想为基础,加上儒家思想创作而成的,是浓缩而成的精华。《太极图说》是儒家形而上学的哲学结晶,前半部分,他将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太极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糅合,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领悟,系统的阐述了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诞生和变化。《太极图说》这后半部分,周敦颐将道家的核心思想同中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对太极阴阳中静与动的思想两者之间的变化进行解释。《太极图说》的思想主要以周敦颐对道家思想理解为核心写的哲学著作,他借鉴了道学家的经典著作《老子》、《庄子》和《道德经》等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