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历史知识 > 元祐党争

6

0139.元祐党争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施变法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但遭到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为首的旧党的反对。由于新旧两党交替执政,新法时而废除,时而兴起,政治混乱,臣民无所适从。

元祐元年(1086)王安石与司马光相继病逝,守旧派继续掌握大权,党争仍无止息,支持变法者被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者被称之为“元祐党人”,这时得势的元祐党人又因意见不合,分裂成三派,即以刘挚为主的朔党,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吕陶、上官均为主的蜀党。三党形成后,开始了相互攻伐。1087年,洛党贾易、朱光庭弹劾苏轼考试策问出题是讥讽祖宗,蜀党吕陶认为贾、朱不应公报私仇,洛党贾易又弹劾吕陶与苏轼结为朋党,并牵连文彦博、吕公著。1090年,文彦博年老告退,吕大防为左相,朔党首领刘挚为右相。左右二相意见不合。御史杨畏依附吕大防,弹劾刘挚,刘挚被罢相。朱光庭为刘挚辩解,也被罢官。对于变法与否的争论变为朝廷官员相互攻击排斥的党争,这成为元祐年间的重要政事。

上一章:王安石变法

下一章:靖康之变

6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