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历史知识 > 殷墟甲骨

6

0102.殷墟甲骨

1899年,清代国子监祭酒﹑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用作中药的“龙骨”上发现契刻符号,由此发现了三千多年前中原人民使用的古文字。经过罗振玉的查访,始知契刻文字的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约2.5千米的小屯村。罗振玉还辨认出甲骨刻辞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号,确认这些甲骨是商王室遗物。商王占卜用的甲骨在洹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证明了此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记项羽与秦章邯军交战时所驻之“洹水南之殷墟”,亦即《括地志》所记“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王国维据卜辞中受祭帝王有康丁﹑武乙﹑文丁,确认帝乙之世仍建都于此。经过深入研究,学者们找到了武丁至帝辛的各王祭祀卜辞,据此,证实了《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说为可信。殷王室占卜记事用的甲骨的发现导致了殷墟的发现,到目前为止,殷墟仍是中国文明社会初创时期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都城。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纪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在殷墟,已陆续发掘出了殷代的宫殿、宗庙、王陵、贵族和平民墓葬﹑祭祀坑﹑作坊等遗址及用青铜﹑玉石﹑骨蚌等制作的礼器和生产﹑生活﹑作战用具等遗物,为研究殷商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上一章:龙山文化

下一章:司母戊大方鼎

6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