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四工调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介绍

民国12年,第一个女班在嵊县诞生,翌年1月进入上海。第二年,为解决【正调腔】不适应女声音区的矛盾,琴师王春荣和演员施银花等借鉴京剧【西皮】,将定弦改为63,调高改1=F,并将【西皮】过门稍作改动,从而形成了适应女声演唱的唱腔。

由于63两音在工尺谱中称谓“四、工”,因此把这种唱腔称之为【四工调】。

一些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不同行当的唱腔风格。如施银花受当时男班著名演员琴素娥花腔唱法的影响,形成了宛转圆润,一波三折的旦角【四工调】唱法,人们称之为“施腔”,奠定了旦角基本腔的基础。

又如屠杏花在唱腔中较多吸收了绍兴大班、武林调(杭剧)高亢、爽朗的音调和轮廓鲜明的节奏,初步形成了较为硬朗的小生唱腔;老生演员沈兴妹则吸收绍兴大班激昂上扬的音调和坚实的咬字,丰富了老生唱腔。

初期【四工腔】较为简单,民国24年后,其唱腔结构及过门渐趋规范化,如唱腔节拍由2/4改为4/4拍,形成一板三眼的节奏形式,句幅增为3~4小节,唱腔中出现了宫、徽调式交替,增强了唱腔旋律的活力,并产生了与唱腔风格相适应的韵音式过渡,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四工调】唱腔特色。

随着【四工腔】的发展,演员们创造了各种落音的起腔、哭腔、落腔等附属腔,还借鉴运用绍兴大班的【流水】、【三五七】等板式丰富了【四工腔】。到40年代,【四工腔】已日臻成熟,出现了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一批演员,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

四工调

四工调是越剧唱腔的基本曲调之一。它是女子越剧发展初期形成的一种越剧老调。四工调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创建的。四工调对腔句的开掘和板式都有创新。成为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其特点是,节奏活泼明快,旋律质朴流畅,清新优美而带有乡土味。所以,《碧玉簪》、《盘夫索夫》等许多越剧老戏,都比较多的采用四工调。

创立

四工调有显示唱腔特色的“叠句”、“转句”和“合句”等腔句。“叠句”可用于叙述性唱词;“转句”则旋律、节奏、字位比一般腔句宽松舒展;“合句”起到当时唱“路头戏”时唱腔告一段落,示意同台演员接唱的作用,故亦称“掼调”腔句。

四工调继承了男班“丝弦正调”的大部分板式,并发展了部分新板式。新创的“中板散唱”,打破了四工调唱句四平八稳、句式方正、节奏平直、较难表现深沉、激情、愤慨之情绪的格局。“中板散唱”有整句、半句散唱的,不同于散板和嚣板。“哭调”创立于男班时期,但到了四工调为主腔的女班时期,“哭调”是表现伤感的唯一板腔,发展较快。其旋律较流畅,结构也较严谨,有包含着“起承转合”四个腔节的“双哭头”,又有三个、二个腔节的“单哭头”,还有落调哭腔、连哭带唱等多种形式。

四工调为主腔期间,除新创板腔外,对中板、快中板、慢中板、快板、起调、落调、倒板、十字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四工调的反调“六字调”的探索实践,有一定历史影响,解决了四工调缺少表现伤感情绪板腔的缺陷。“六字调”唱腔比[四工调]低四度,低沉压抑,以表现哀伤情感见长。但到20世纪40年代被新产生的弦下调唱腔所替代。直到50年代“六字调”再度创新,别具一格。

四工调时期的乐队人员已发展为五人:鼓板、唢呐兼二胡、板胡、三弦兼小锣、斗子兼大锣,文武场用京剧、绍剧的曲牌和锣鼓,乐队伴奏时运用无固定乐谱的跟唱伴奏,乐师即兴演奏,以支声复调的伴奏手法托保衬垫。